科技解锁农业新动能
强农兴农,科技先行。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,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。近年来,云台农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手段,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、资源利用率,促进农业全面发展。
智慧农机:打造高标准农田新典范
阳春三月,气温回升,在云台农场普山大队的高标准农田里,智能化灌溉设备正为拔节期的小麦奏响“春日序曲”。广袤的麦田里,墨绿色的叶片在微风中舒展,连绵起伏的麦浪在春风中翻涌,犹如铺展在大地上的立体绿毯。田垄间,矗立的喷灌机展开臂膀,旋转喷头将水雾均匀洒向作物,阳光穿透水幕折射出七彩光晕,为青翠的麦田增添流动的虹彩。春风掠过湿润的田畴,裹挟着泥土的芬芳与新麦的清香。精准喷洒的水雾随风潜入根系,浸润着历经寒冬的土壤,助力小麦丰产丰收。
春灌对于越冬后的小麦至关重要,它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关键补水环节。适时春灌,不仅能补充土壤水分,满足小麦生长需求,还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,增强小麦的抗旱能力。如今,现代农业技术蓬勃发展,春灌正从“粗放漫灌”向“智能节水”转型,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。据悉,一台喷灌机的喷幅为50米左右,一天能完成80余亩地的灌溉任务,与直接灌溉相比可以节约用水,助力小麦拔节孕穗,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。
智能温室:蝴蝶兰产业的新希望
步入云台农场兴垦科技蝴蝶兰组培接种室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。技术人员身着洁净的工作服,正手持镊子和锋利的刀片,全神贯注地将蝴蝶兰种苗进行精细的切芽操作。随后,这些切下的芽苗被小心翼翼地“种”进无菌的组培瓶中,开始了它们的成倍繁殖之旅。这些透明的组培瓶内,装着精心调配的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营养基,犹如为蝴蝶兰幼苗量身定制的营养大餐,静静地等待着它们尽情吸收。
组培接种完成后,蝴蝶兰便会被移至培养室内,培养室配备了智能化的环境控制系统,室内安装的传感器,采用物联网技术,可以精准调控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通风等生长因素。“通过LED植物生长灯模拟自然阳光的光谱和强度,再使用精准配比的肥料,确保蝴蝶兰能够茁壮成长,不仅可以缩短蝴蝶兰的繁育周期,还能提高幼苗抗病性。”农技人员边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边说。据悉,兴垦科技的蝴蝶兰培养室现已具备年孕育3万株优质种苗的培育能力,预计明年将实现首批组培苗的规模化种植。
温控大棚:番茄产业的科技蝶变
位于云台农场兴垦科技的无土栽培小番茄智能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,走进棚内,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着番茄的香甜扑面而来,郁郁葱葱的番茄藤蔓整齐排列,鹅黄色的小花点缀其间,一串串色彩斑斓,灯笼似的小番茄挂在绿枝上,惹人喜爱。农技人员站在智能化升降车里,穿梭于番茄温室大棚内,为番茄进行整枝打杈,去除植株上生长过密、过长的枝条,使番茄保持适当的空间分布,以保证果实品质。
棚内配备数控显示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等智慧化技术,为小番茄生长打造“全天候”的理想环境。通过为每一株番茄配备专属的滴箭,技术人员可依据不同番茄品种的生长特性,精心调配水肥营养液,通过终端控制系统,精确设定施肥量和频率,进行精准滴灌施肥。空中番茄的种植不仅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生动展示,更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采摘体验,一波又一波自驾游、亲子游的游客走进番茄采摘智能玻璃温室大棚,亲手采摘新鲜的果实,感受着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奇妙体验。
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农业生产正朝着智能化、精细化大步迈进。这种转变不仅大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为云台农场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,还成功促进了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深度融合,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发鲜亮。(吴成瑶)